西南政法大学为什么不是211或985

2024-04-24 16:30:18
西南政法大学为什么不是211或985,麻烦给回复
写回答

最佳答案

说来可惜,“法学半壁归西政”,“政法届的黄埔军校”,“中国十大名校”以及神一般存在的“78级校友”……西政以前多辉煌,就不科普了。

可如今居然是所三非院校:非985、非211、非双一流……其中过程可以说是曲折离奇,阴差阳错。一是985。在世纪初,高校合并潮中,重庆市本想将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几所本地名校合并,打造一所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但重医和西政拒绝了。重医因为是由上海医科大学援建的,此时上医被复旦大学合并,上医来的老领导希望重医能够保留上医的仅存火种,所以坚决反对。而西政却是看不上。此时的西政风头正劲,而重大只是个末流重点,西政怎么会允许被不如自己的高校合并?于是发生“护校运动”,最终两校合并告吹。未能跟重大合并的西政,随后单独申请985。但985院校的名额稀少,只有39个。而高校的门类众多:医学、理工、财经、农林、交通、电子、科技、海洋、师范……还不说一堆的综合性大学,分摊下来每个专业院校没几个名额。而法学专业本来就窄,最终只给了一个名额。这时,西政的劲敌出现了——北京政法大学。说起来,两校还有渊源——北京政法,正是当年部分西政师资北上组建的,靠着位于首都这一地利条件,发展迅速。在申请这个政法届唯一985名额时,一个是政法届老牌名校,一个是位居首都的后起之秀,双方各有千秋,争得头破血流。为了平衡,最终两所学校都被否决。这也导致,985高校里,没有一所政法类高校。西政,随后也被下放到地方管理。(后来,北京政法又和西政争夺“中国政法大学”的名字,结果北京政法凭借地利争赢了,并顺利进入211。)二是211。

211一期,数量少,并且都是顶级名校,不多说。关键是第二期。在评选第二期211高校时,正值重庆准备直辖的时候。由于四川担心“分省”后,重庆带走大量优质资源,此时各种资源分配上,都不向重庆倾斜。而211高校采取由所在省份推荐的模式。在给四川的6个名额中,只象征性给了重庆一个名额(重庆大学),其他5个全部留在四川。最明显的,唯一一个农业院校名额,作为培养出袁隆平、西南唯一一所农林类重点高校的“西南农业大学”没有获得,却给了位于雅安,当时籍籍无名的“四川农业大学”。如此,西政尽管实力雄厚,却再次失之交臂。而第二期211,是扩张幅度最大的一次,高达76所,此后,标准提高,严格限制。到了2007年,评选第三批211高校。此时,重庆已直辖10年,由于名校太少,所以又给了重庆一个名额。本来,重庆政府属意的是西政,或者重医,在两者中选一个。但重庆另外两所曾经同样是重点大学,后来也没进入985、211的高校——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得知自己单独申请无望,干脆合并,成立“西南大学”,强强联手,共同申请,最终虎口夺食,拿到这个名额。西政再次错失。

3. 双一流在失去了一次次机会后,西政成为一个非985、非211的地方院校,无论是得到的资源,还是招生质量,均大幅度下滑。虽然依旧实力雄厚,但也大不如前。到了评选双一流的时候,西政最拿手的法学专业,已被中国政法大学、人大超过,仅获得A等。由于不是专业顶级,也未能入选“双一流”。……西政就像一位时运不济的绝世高手,虽然自身实力雄厚,但总是命运多舛,运气不佳,令人唏嘘呀。

2024-04-24 16:30:18
赞 4557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