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迎凤是模仿麒麟和凤进行舞蹈的民间艺术,主要流传于水乡地区。
据《东莞县志》卷九中第268页中记载:其习弹唱者,以纸糊凤皇,两小童戴之对舞,舞毕唱班本歌曲,曰舞凤。麒麟引凤分为文场及武场两大类。文场者,麒麟先舞,然后凤凰出,麒麟与凤对舞。舞完后,由粤剧曲艺演员演唱一些粤剧中流行的小曲。武场者,麒麟先舞,然后凤出,与麒麟对舞,表演完后由武术队员表演武术。凤舞多为粤剧中的排场戏,凤代表女性,麒麟为男,有男有女才是好意头,经过世代艺人的不断加工发展,运用粤剧中的锣鼓,音乐和一些排场戏,逐步成为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流传至今。
麒麟引凤是模仿麒麟和凤进行舞蹈的民间艺术,主要流传于水乡地区。
为了使众多的龙能相安而居,以保地方太平,表达对龙的尊重,只舞麒麟不舞龙。根据《词渊》所述,麒麟形如鹿、独角、牛尾。
传说麒麟能送子及吐玉书,道滘人通过舞麒麟来表达盼望家族人丁兴旺,带来文化,提高素养的良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