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首诗词高适(?-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
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高适早年家贫潦倒,壮年时期寓居梁宋一带,与李白、杜甫等人交游。近50岁才由人推荐中有道科进入仕途,任封丘县尉,不久辞去。天宝十一载(752年),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任掌书记。
高适一生写了218首诗。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有据可考的典籍证明高适流传下来共208首诗,即《全唐诗》高适存诗208首,在敦煌写本中,所见高适诗有13个写本,79题104首(含一赋),位居敦煌文献存录唐代诗人榜首。
高适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流传至今有约200首左右。这些诗作包括了他的代表作《别董大二首》、《别李十二首》等,以及一些其他的抒情、咏史、山水等题材的诗歌。高适的诗作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