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名字,如内含子、沉默子等,也有干脆就叫无用基因的。
关于内含子的定义有多个说法,如:内含子是阻断基因线性表达的序列。内含子是真核生物细胞DNA中的间插序列。内含子是断裂基因的非编码序列。内含子是在进化过程中丧失功能的基因部分。等等。可以这么理解,一段DNA片段中包含一组基因,但这组基因并不是成完整的线性排列的,而是在这段DNA中被分成了好几段,每一段基因之间都有数量不等的核苷酸片段隔开了。这些不在基因编码内的核苷酸片段就叫内含子。在这段DNA上的基因被转录时,其中的内含子也会被转录到前体RNA中,但RNA上的内含子会在RNA离开细胞核进行转译前被剪除,剩下的有意义的片段连接起来,才是真正的需要转录的RNA。这些被剪除的、没有意义的核苷酸序列,就是内含子。而那些参与RNA转录的,用来为蛋白质编码的,真正有意义的DNA片段,就叫外显子。有些内含子也并不是完全无意义的。如一段DNA片段中可能包含两组基因,被打乱成许多片段插接在一起。在转录为A基因的RNA时,B基因片段就成为内含子;而在转录为B基因的RNA时,A基因片段又会成为内含子。当然,可能在其中还插接有既不属于A基因,也不属于B基因的,真正的无用基因内含子。内含子和外显子就是这么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