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为天下先”,最先见于老子《道德经》,原文如下: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不是不做贡献,不是缩头缩脑,而是“只知奉献,不知索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舍己为人,一心为公,无有私利,不自以为是,不自以为高贵,凡事谦让处下,不与人争是非,不争名夺利。有此修养,堪称君子也。“不敢为天下先”也不是明哲保身,儒家有“中庸”之道,讲究天人合一,有时候儒道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不是明哲保身,而是“大智若愚”,大的智慧,做人深藏不露,好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不起眼,但是武功和佛法都是最好。一句话,锋芒不要太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