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春季最后的一段时间,接近夏天。
晚春,在时间上是指农历三月份下旬,”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暮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mù chūn ,指春季的末尾阶段,即农历三月,此时雨水较多。有一首诗也叫暮春: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暮春,并不特指时间,更多体现人的心情,当然也可以指春天临近结束时,与晚春类似,但从字面上来说,晚春的跨度要比暮春更长些,暮春更接近夏.
暮春和晚春表达的意思差不多,都在三月,区别在于晚春的时间跨度比暮春要更长一些.
一样的。都是指春季的末尾阶段,即3月左右。
春季分三个阶段:孟春,仲春,暮春。
初春是四季节令中的第一个月,春天开头的第一个月。包含了两个节气:立春2月3—5日、雨水2月18—20日。
仲春:孟春之后阴历二月为仲春。包含了两个节气:惊蛰3月5—7日、春分3月20—22日。
暮春: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晚春”,如“暮春三月”。包含了两个节气:清明4月4—6日、谷雨4月19—21日。
暮春和晚春的区别
1,词性不同。暮春,是名词。暮春是阴历三月的名称。春天的三个月的名称分别是:初春(农历正月)、仲春(农历二月)、暮春(农历三月)。晚春是个有形容词性的量词。晚春是比喻春末的一段时间。
2,所指的时间段不同。暮春是春天的第三个月,农历三月,三十天。晚春是个不定数,是指春未的那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