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辞赋指西汉时期的赋体文学,起源于战国,也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体之一。
西汉辞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西汉辞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它借鉴楚辞、战国纵横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又吸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并且往往将诗歌融入其中。仅从所采用的诗歌形式来看,既有传统的四言,又有新兴的五言和七言。西汉辞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是一种综合型的文学样式,它巨大的容量和颇强的表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西汉后期新体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
西汉辞赋主要有“骚体赋”和“散体赋”。西汉的“骚体赋”以哀婉为基调,抒发自我的人生失意之情。代表人物主要有贾谊、董仲舒、司马迁等。西汉的骚体赋产生远没有散体赋复杂。西汉的“散体赋”有赖于诸多文学手法与风格的影响,其是受诗经的影响汉赋作家有意识的运用这种方法。
西汉的辞赋,除“散体赋”和“骚体赋”外,还有“咏物赋”描写铺叙自然景物的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