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的“寒光”指的是冷锋所反射的光芒。
诗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这里的“寒光”形容了木兰在战斗中的勇气和果敢。
是指冰冷的月光,一个“寒光”突出了战场的无情,凸显了木兰从军的悲壮
冰冷的月光
1.
简述: 《木兰诗》中的“寒光”是指冰冷的月光。
2.
原文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
译文: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意思
是: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
音,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
上。其中朔是指北方。金柝
(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
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
来报更。
寒冷的天气,倒影的光
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这两句描绘了木兰在北方从军时艰苦的生活环境。朔:北方。气:寒气。传:传送。金柝(tuò):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的器具,此指打击金柝报更的声音。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