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塞下曲其五》的尾联是“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两句诗借用傅介子的故事,表现了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豪壮志气。在这首诗中,李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塞外的紧张气氛和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他以“五月天山雪”开篇,描绘了边疆的严寒环境,然后通过“无花只有寒”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寒冷的气氛。接下来,他写到“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展现了战士们艰苦的生活和他们对战斗的期待。最后,通过“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两句,表达了他们愿意为了国家的安宁和民族的尊严,挺身而出,英勇战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决心。这首诗的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借用傅介子的故事,表现了李白的豪壮志气和对国家的忠诚。这种豪壮的情感和对国家的忠诚,通过诗人的笔触和语言,深深地感染了读者,使人感到热血沸腾,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