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耕牛》是北宋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的一首古诗。
全文如下: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这首诗描述了耕牛辛勤劳作的情景,表现了耕牛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的精神。其中,“破领耕不休”形容耕牛犁地时领头冲破泥土,不辞辛劳;“何暇顾羸犊”则表现出耕牛无暇顾及自己疲惫的身体,一心只想完成工作;“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则描绘了耕牛早出晚归的辛勤劳作;“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则表现了耕牛虽然力量耗尽,但仍然没有吃饱,形象地表现了耕牛的饥苦;“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则描绘了耕牛在风雪交加的艰苦环境下仍然坚持工作的情景。整首诗以耕牛为象征,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梅尧臣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将耕牛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首诗也体现了梅尧臣对现实主义诗歌的执着追求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