柝,拼音:tuò,详细解释〈名〉(形声。
从木,橐声。本义:巡夜打更用的梆子)同本义夕击柝而比之。——《周礼·天官·宫正》鲁击柝闻于 邾。——《左传·哀公七年》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荀子·荣辱》大夫击门,士击柝。——《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范宁注:“柝,两木相击。”朔气传金柝。——《乐府诗集·木兰诗》留击柝者。——《资治通鉴·唐纪》又如:柝击(击柝巡夜);柝汲(巡夜和汲水。泛指劳作)象声词 。如:柝柝〈动〉判,分开 。如:柝居(分家,分居)通“拓”。开拓廓四方,柝八极。——《淮南子·原道》武皇帝攘四夷广土柝境,面数千里。——《潜夫论·救边》又如:柝境(开拓境域)
柝:读音:[tuò]部首:木五笔:SRYY释义:
1.古代打更用的梆子:“朔气传金~”。
2.古同“拓”,开拓。
木字旁加斥念“柝”字。柝,汉字,读作tuò,指古代打更用的梆子;古同“拓”,开拓。
基本信息
中文名:柝
同音字:拓,唾
部首:木
仓颉码:dhmy
组词:击柝,宵柝
四角号码:42941
拼音:tuò
释义:古代打更用的梆子;古同「拓」,开拓笔画顺序:横、竖、撇、点、撇、撇、横、竖、点
笔画数:9笔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sryy
郑码:f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