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它的柔软枝条、翠绿叶子和随风飘动的形象,常常被诗人用来描绘春天、离别、思念等情感。
以下是一些关于柳树的诗词:
1. 《咏柳》 白居易柳树绿如烟,春风拂面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 《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 《泊船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 《贺新郎·夏景》 晏殊绿阴浓翠掩池塘,熏风轻拂柳丝长。昼永人闲消永昼,觅清凉。世事纷纷难自料,春梦醒时别夜长。莫向天涯寻故地,泪成行。这些诗词作品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思念、春天的感慨以及生活中的种种情感。
关于这个问题,1. 柳枝词(唐代:白居易)
绿鬓红颜三十载,柳条青青送马来。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 柳(宋代:苏轼)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 《柳》(清代:纳兰性德)
不知何处柳烟新,绿阴满地半笼身。
不是寻常人世物,明朝依旧在天津。
4. 《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5. 《登高》(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江城如画里,山晴后雨来。
1 柳树是古代诗词中的常见主题,数量众多,影响深远。
2 柳树生长在水边,常常招引诗人吟咏,因此常常出现在湖光山色、唐诗宋词中。其柔韧的枝条、倒垂的枝叶,给人以优美、悠扬的视觉感受,也给诗人带来了绵延不绝的灵感。
3 从唐代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到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柳树在古代诗词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情怀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