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江畔白居易赏析

2024-04-25 14:12:56
寒食江畔白居易赏析,麻烦给回复
写回答

最佳答案

白居易《寒食江畔》赏析:白居易《寒食江畔》大致创作于江州,这首诗写于寒食节,寒食节是古代最为隆重的祭祖扫墓的节日,然而诗人却因为贬官在外,无法回乡扫墓,因而心怀忧思,表达了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以及伤感之情。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首联描写寒食节的江畔风光。寒食节气,江边水草丰盛繁茂,散发着清新的气味,和煦的阳光照在沙滩上,天空中飘荡着白云,在江水中的倒影,非常清澈。如此美景,不由得让诗人回想起在帝都长安时,游览曲江河畔的美景。“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颔联点明诗人心态。虽然春天的气息和景色,同往年没有什么区别,然而今年的心情却与以往不同,因为遭到贬谪,来到遥远的江州,心情自然郁结,不由得愁思满腹。“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颈联写景抒情。诗人在寒食节气,有家难归,寂寞难耐,因而信马由缰,在江边徘徊,偶尔听到黄莺的鸣叫,便在树下沉吟沉思。同样表明了诗人的孤独寂寥无奈的心情。“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尾联点明主题,在信马由缰惆怅失望的徘徊中,突然看到了紫桐花开了,才意识到故乡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不由得更加愁闷。此处的“下邽”指的白居易的故乡,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祖父时移居下邽,也就是现在陕西的渭南,祭祖扫墓时节亲人都要回到下邽祭扫,因而诗人睹花思乡。这首《寒食江畔》诗词,抒发了诗人的愁闷郁积的心情,一种是对前途的无奈彷徨,一种是对祖先亲人的愧疚,抑郁沉闷,即便是如此美景,蓝天白云,青草绿水,黄莺鸣叫,紫桐花开,这样的美丽风光,也难以抒发心中的愁闷之情。诗人虚实转换相结合,由实转虚,由虚转实,曲折有致,更凸显了心中的无奈和惆怅,因而意味幽深,令人回味。

2024-04-25 14:12:56
赞 8447踩 0

全部回答(2)

寒食江畔

白居易 〔唐代〕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沉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译文

岸边草地散发阵阵青草气息,沙滩被阳光照的暖暖的,水面上倒映着睛空的云朵,这风景让我回忆起在帝京的日子。

春天的气味还和往年一样,但和我今天糟糕的心情是不相宜的。

听到在树下莺的叫声,我无言沉吟独自而立,在江边骑着马漫无目的地行走。

突然看见盛开的紫桐花,心中怅然若失,长久凝望,明天家乡就该是清明节了吧。

注释

信马:任马行走而不加约制。

下邽:地名,在中国陕西省渭南县。

2024-04-25 14:12:56
赞 5667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