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已千寻难纵斧"这句话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描绘了一种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全文如下:"树已千寻难纵斧,闭门不纳寒潮怒。春来秋去无休止,几见枯枝再吐露。流水潺潺载岁月,只闻鸟语花香处。人生如梦莫强求,得失随缘心自悟。"这首诗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树已经高大无比,斧头难以砍倒,象征着自然界的强大和不可征服。然而,自然也并非完全排斥人类,只要我们顺应自然,尊重它,与它和谐共处,便能感受到它的美丽和力量。人生也是如此,无需强求,得失随缘,心境自会平静和宁静。
其树已历千年,古老苍劲,难以忍心举起斧头砍伐。
“树已千寻难纵斧”是一句中国古语,意为树木生长已经千寻高耸,难以用斧子去砍伐。这句话出自《五灯会元》,是中国禅宗的一部重要经典,相传为南宋僧人普济所编。这句话的含义是在比喻一种难以改变的习性或习惯。当我们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或观念,就像一棵已经生长了千寻高的树,难以用斧子砍伐。这并不是说改变不可能,而是强调改变的困难和挑战。全文如下:树已千寻难纵斧,穽亡一篑恨前程。道人留客谈玄理,又过林泉一宿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