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zhào、zhuō。
常用释义1.名〈文〉船桨。例词橹棹2.动〈文〉划(船)。例句古书上说,棹孤舟而远行。详细释义1.名形声。从木,卓声。本义:长的船桨。
2. 名同本义。桂棹兮兰枻。《楚辞·九歌·湘君》3.名又如:棹竿(竹竿制作的船桨)。
4. 名泛指船桨。短棹沿洄野兴浓。《泛舟》5.名又如:短棹(短把的船桨)。
6. 名指船。发战棹东下。《宋史·太祖本纪》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采莲曲》7.动划。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
”棹”的读音有两个:zhào/zhuō解释:棹[zhào]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划船:“或命巾车,或~孤舟”。
船:~夫(船家)。
归~。
棹[zhuō]同“桌”。部首:木部外笔画:8总笔画:12
棹读作:zhào或zhuō
有关词语:
棹船 [ zhào chuán ]1.装有桨的船。 2.划船。
桂棹 [ guì zhào ]1.桂木制的划船工具。 2.指船。
棹着 [ zhào zhe ]划着。
归棹 [ guī zhào ]指归舟。
橹棹 [ lǔ zhào ]船桨,橹和棹均为划船用的工具。
飞棹 [ fēi zhào ]1.飞快地划桨。 2.飞快划动的船。 3.水军名。
纵棹 [ zòng zhào ]划桨行船。
棹,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zhào、zhuō,最开始见于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棹”的基本含义为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如棹竿;引申含义为划船。
在日常使用中,“棹”字多用作船,如归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