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普通话读音为děng,“等”的基本含义为古代指顿齐竹简;引申含义为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如相等、平等。
在日常使用中,“等”也常做动词,表示推迟,如等几天再看。“等”,初见于商朝楚系简帛时代,从竹,从寺,表示官署竹简多需顿齐而放。本义是把竹简顿齐。引申为齐一、等同,后来逐渐见于秦朝小篆、秦系简帛,最后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等”。
意思:
①表示品级;级别。举例:头等|同等|三六九等。
②相同;一样。举例:相等|等价|等腰三角形。
③等候;等待。举例:等车|等机会|我在家里等你。
④表示列举未尽。举例:我们学习数学、语文等课程。
⑤列举后煞尾。举例: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大城市。
等释义:
1.古代指顿齐竹简(书)。
2.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
3.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
4.特指台阶的级。
5.种,类。
6.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
7.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
8.候,待。
9.待到。
10.同“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