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 字共有 10 画,笔画顺序为: 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横、竖钩名词 歌曲。
《说文解字.可部》:「哥,声也。从二可,古文以为歌字。」清.段玉裁.注:「汉书多用哥为歌。」晋.傅玄〈节赋〉:「黄锺唱哥,九韶兴舞。」名词 称谓: (1)用以称兄长。【组词】:「大哥」、「哥哥」。 (2)用以称同辈的男性。【组词】:「老哥」、「小哥」。助词 用于句末的语尾助词。常出现于宋元戏曲中,相当于「啊」。元.邓玉宾〈叨叨令.想这堆金积玉〉曲:「为家私费尽些担山力,你省的也么哥。」
哥字的第5笔是:竖
【汉字】:哥
【拼音】:gē
【部首】:口
【部外笔画】: 7
【总笔画】: 10
【五笔86】:sksk
【五笔98】: sksk
【笔顺编号】:1251212512
【笔顺读写】: 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横、竖钩
【解释】:
1. 兄,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
2. 称呼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李二~。
3. 古同“歌”。
“哥” 字共有 10 画,笔画顺序为: 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横、竖钩
“哥”,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从二可,表示声声相续,哥是歌的本字,本义是歌唱,假借指哥哥,后来又在秦系简牍时代中发现,“哥”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系简牍时代演变而来。
笔画顺序: 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横、竖钩
组词
哥咏
[ gē yǒng ]
基本解释
歌咏。
详细解释
歌咏。《史记·燕召公世家》:“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汉书·艺文志》:“哀乐之心感,而哥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