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亭始建于北魏时期。
位于乐都县城东25公里处的老鸦峡西口,距西宁75公里。亭建在湟水中心的巨石柱上,称“中流砥柱”,为乐都县景观之一。传说该亭是鲁班修建的,有故事说:很早以前老鸦峡口窄小,水势凶猛,水流不及,经常聚集在那里,给那里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水患。有一日,鲁班看到了峡口周围的百姓生活非常困难,就问那里的人们:“你们生活为啥这么困难?”百姓说:“我们这里三年两头闹水灾,使河水经常猛涨,淹了我们的田地造成的。”鲁班听后对大伙说:“你们不用着急,由我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鲁班拿出板斧,使出法力,在东边的山上劈出了一条又宽又大的口子,使聚集在那里的河水迅速流走了,又使出法力搬来一大石柱钉在了河中心,在上边修建了八卦亭,镇住了河水,从此,老鸦峡口再也没有发生过水灾,人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至今在老鸦峡口北山上还留有鲁班生活用过的石缸和坐过的痕迹、南山上形似鲁班妻子站在那里看鲁班建亭巨石。
据了解,乐都鲁班亭子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城东25公里处的老鸦峡西口,是一座建于唐代的亭子。鲁班亭子的名称源自于中国古代著名的工匠鲁班,因为亭子的建筑风格与鲁班的技艺有些相似之处。
关于鲁班亭子的具体来历,有一些传说和历史记载。据说,鲁班亭子最初是由鲁班所建,用于纪念他的父亲和祖先。后来,亭子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写作。
在清道光年间,鲁班亭子进行了重修,并留有碑记,记载了亭子的建造、修缮等历史沿革。在鲁班亭子的石柱上刻着“米颠拜否”四个大字,这四个字的意思是“米芾是否拜过”,据说是因为当时的一位官员在亭子前拜祭时,米芾曾在此停留,并写下了“拜否”二字。
如今,鲁班亭子已经成为了乐都县的一个著名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