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浪淘沙》。
《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原是唐教坊曲。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有《七绝·浪淘沙》;到了五代时,南唐李煜别开生面把刘禹锡的《七绝·浪淘沙》变成了“双调”(即上下阕)《浪淘沙令》。从此《浪淘沙》词牌流传下来。后人以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为正体,双调54字,上下各5句4平韵,“54774”句式。
唐、五代时《江城子》为单调,共 35字。
到宋代演变成双调,但格式不变。江城子(唐 · 韦庄)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