牍-释义:古代写字用的木片。
此句意思就是:为官清廉,不受贿赂,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出自《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案无留牍
案无留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àn wú liú dú,意思是指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引申:公文。
案无留牍是指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出自清·朱彝遵《商丘宋氏家乘》序:“一十七年,国奢示之以俭,事烦行之以简,月要岁会,久而案无留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