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意义,除了现代汉语中的“生病”的意思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古义:
1. 病,指植物的茎干、枝叶等不正常的状况或变化,如《诗经·小雅·鸿雁》中的“瞻彼淇梁,独行之病。
”2. 病,指器物的损坏、破裂等不正常状态,如《论语·述而第十》中的“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3. 病,指道德上的过失、缺陷,如《庄子·逍遥游》中的“尧舜之道,不可及也;舜禹之时,趋于成化;至于周文,行之益治;至于孔子,行之益道。由是观之,古之病德,治之者也。”4. 病,指事物的不足或缺陷,如《庄子·养生主》中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赏罚不明,起居无常,这些是餐饮之害,夫妻反目,子叛父亲,如此则内害也。”5. 病,指情感上的不适或烦恼,如《诗经·小雅·车辚辚》中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1.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
~症。
~例。
~痛。
~情。
~源。
~愈。
~变。
~危。
~逝。
~榻。
~残。
2. 缺点,不贴切:语~。
通~。
弊~。
3. 损害,祸害:祸国~民。
4. 不满,责备:诟~。
5. 烦躁,担忧:“郑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