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察秋毫出自《庄子》一书,是其中的一则寓言故事。
2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齐物的人,在一次比试中成功地明察秋毫,即在秋毫上发现了一只蛛蛛的脚趾,从而证明了自己的眼力超群。这个故事寓意着眼力非常敏锐,能够从微小的细节中看出事物的真相。
3 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被广泛引用和传承,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洞察力非常敏锐。
(孟子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齐宣王)曰:“否。”(《孟子·梁惠王上》)
后人将“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概括为成语“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