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第一首)
白居易说它:“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朝苏轼《惠州一绝》)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明代徐《咏荔枝膜》)
“飞焰欲红天” (郭明章《荔枝》)
“红云几万重” (北宋邓肃《看荔枝》)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宋徽宗《宣和殿荔枝》)
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用的是比喻的说明方法。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成熟后的荔枝壳是红色的。红缯是红色丝绸的意思。膜如紫绡’,有所争议。壳内内壁的膜是白色的。说它‘如紫绡’,一说法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另一说法是荔枝內贴壳的内膜在成长的一定时期是紫色的。
意思是说(荔枝)的壳如红色丝绸一样鲜红,膜跟紫色薄绸子一样。
诗句有:
壳如红缯,
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如冰雪,
浆液甘酸如醴酪。〔白居易《荔枝图序》〕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徐火勃《咏荔枝膜》〕
一日而色变,
二日而香变,
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
色香味尽去矣。 〔白居易《荔枝图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