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雎出自《诗经·周南》,全诗如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首诗是《诗经》的第一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前11世纪至6世纪)的作品三百零五篇,因而最初把它叫作“诗三百篇”或简称为“诗”。到汉代,这部诗集被定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始称为《诗经》。它根据音乐的不同特色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它的主要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关雎》是《诗经》里爱情诗篇中的经典之作,几千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全诗描述了一位男子爱慕追求一位美丽善良姑娘的情景,歌颂了古代青年男女高尚的爱情。诗的开头以爱情专一的水鸟起兴,赞美真挚的爱情,接着写男子思慕、追求采荇菜姑娘的情景。她那秀美的形态、娇美的身姿,使青年男子着迷,便日夜思念。“求之不得”时,便“辗转反侧”,极力写出了男子对姑娘忠贞专一的痴情,并设想那美丽的姑娘被他的痴情感动后两人亲密相处、男女嬉戏的情景,渴望与她成亲共享爱情的欢乐。诗中兴里有比,每段首二句既是起兴,也比喻男女恋人的琴瑟和谐与苦苦追求。“参差荇菜”句的三次出现,造成了一种反复吟唱的气氛,节奏复沓,情韵幽邈。诗的语言朴实、格调清新,感情挚烈纯正,“乐而不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