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饮杯中酒的诗句

2024-04-26 18:15:52
且饮杯中酒的诗句求高手给解答
写回答

最佳答案

落魄三月罢,寻花去东家。

谁作送春曲,洛岸悲铜驼。桥南多马客,北山饶古人。客饮杯中酒,驼悲千万春。生世莫徒劳,风吹盘上烛。厌见桃株笑,铜驼夜来哭。这首五言古诗共一十二句,四句一段,可分三段。诗中,藉个人升沉,体察世态炎凉,且以感物感时为体己的诗人李贺,特别以“铜驼悲”为塑造、为象征,来咏人物之衰、盛世盛时不在,以为世人处世处事之警策也。  诗中第一段四句所记,乃诗人以落魄者的身份与心情即为悲剧主角亦为精神主观,一方面企图藉赴洛阳牡丹花会赏花送春以为伤痛不平之聊慰,另一方面再藉“悲铜驼”为感时思物,并拟人体己作《铜驼悲》以为郁闷心情之排遣,合而旨在可藉相应符号个涵历史意蕴地形象展示来收达观人生、达观自然、达观历史、超越自我之效也。姚文燮注曰:“落魄寻花,无聊情绪,作曲送春,时去不复,致来铜驼之悲也。”是说不免有曲解诗人所怀的“悲剧情结”,及其相应的“感伤主义”,在艺术审美上所深层具有积极性的精神本质,其实绝不可能出于“无聊心情”之嫌。或者换言之,诗人届时所以特别能以汉铸铜驼为艺术观照与塑造对象,但藉“悲铜驼”再作《铜驼悲》,好拿自己的主观精神来把本来无生命、无感情、无精神的古物铜驼,当做时代更迭之鉴证,一并拟人赋予它之形象与符号以相应的意义。  诗中第二段四句,诗人禀其独有的人生苦短之感与历史苍凉之慨,先拿桥南紫陌骅骝骄骋繁华之地,与北邙前贤亡灵归葬陵墓蒿荒之地为对照,复拿四会道街之畔贵客正豪饮高会,与所立铜驼因阅历已多而不胜变迁之感为景致观照,以作承转,共同来射人生生与死之短暂,并射历史繁荣与衰败之轮回,好发人为之深思深醒也。  诗中第三段四句,合而来说人生在世,生命的脆弱无助,命运的多踹多难,诚然一如烛光临风,随时有可能或因灯油熬尽而自行熄灭,或因风而被猛然吹灭,但是人生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要义,却总是应在要以“生世莫徒劳”为志向,但为认识真理与坚持真理,一并引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道德修养为不离。离此者,必不能真正体验个涵在“厌见桃株笑,铜驼夜来哭”这一不失“悲观主义”精神色彩之诗句中,自被大理想、大失望、大破灭、大悲哀、大寂寞所嚼烂了的诗心,及其悲剧人生的积极精神意义。

2024-04-26 18:15:52
赞 1431踩 0

全部回答(2)

1 且饮杯中酒,不论顺逆途。

2 这句诗意为不要管酒在杯子里是正面还是反面,尽情享受人生的美好。

3 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它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享受人生中的美好,不要过于计较形式和细节。

2024-04-26 18:15:52
赞 1039踩 0

1 江城子弦急,弄笛怨年华。且饮杯中酒,何病不可医。

2 诗句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人在送别好友时,用“饮杯中酒”来表达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怨悔和无奈。

3 诗句中的“饮杯中酒”也成为了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懊悔的固定表达方式。

2024-04-26 18:15:52
赞 6195踩 0

1 且饮杯中酒2 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饮酒习惯,预示着欢乐,表达着人生的短暂和珍惜当下的态度。在文学作品中,也常出现该诗句以表达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重。

3 比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就写道:“且揽洛阳城,看钟各倾城,高楼送百媚,多少恨,几人怜。”这句诗反复出现的“且”字,让人产生一种“酒盏相逢,且饮此杯”的情愫。

2024-04-26 18:15:52
赞 437踩 0

自饮

明.郭登

我貌不逾人,幸自心不丑。

清晨对明镜,白发惊老朽。

知音苦难遇,时事不挂口。

朝盘堆苜蓿,且饮杯中酒。

倾阳忽西下,不谓沉酣久。

山童笑相语,一醉须一斗。

边城曲米贵,未审翁知否。

不惜典衣沽,但问谁家有。

2024-04-26 18:15:52
赞 3707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