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字旁加坚读铿[kēng]2、铿镗 [kēng táng]象声词。
形容冰碎裂时的声响。
3、铿戛 [kēng jiá]言铿金戛玉。
4、铿鈜 [kēng hóng]见“铿耾”。
5、铿铮 [kēng zhēng]象声词。多形容金石琴瑟等清脆之声。
6、铿耸 [kēng sǒng]铿锵卓绝。
7、铿瞑 [kēng míng]形容孤独寂寞。
8、铿訇 [kēng hōng]形容声音洪亮。 形容文词铿锵有力。
9、铿如 [kēng rú]形容言谈洪亮﹑有力。
10、铿轰 [kēng hōng]形容声音洪亮。指洪亮的声音。
11、铿锵 [kēng qiāng]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铿锵悦耳 ㄧ铿锵有力的歌声ㄧ这首诗读起来音调铿锵。
铿(keng)第一声,铿锵有力
形容有节奏而又响亮的声音。比如皮鞋走在路上发出的那种声音。还有敲击金属时发出的那种铿铿响的声音。
也还有形容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类的,像歌手田震就有一首呃歌里面唱到这个词: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铿 【读音】:kēng
【部首】:钅
【笔画】:12
【出处】:象声词:大皮鞋走在石板路上铿铿地响。
【词组】:铿锵;铿然;铿拊。
金字旁写作”“钅”,故此金字旁的坚组合起来就是“铿”
铿 [kēng]
动词
(形声。从金,坚声。本义:象声词)同本义
投置琴瑟的声音。
碰撞;撞击
通常组词:铿锵(单独放一边这个字好多人都不会念。这两个字放一起是不是一下子就认得啦。)
田震有首歌叫《铿锵玫瑰》,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坚加金字旁是“铿”,念keng,音调为第一声。它的偏旁部首是“钅”。全字笔画为12笔。古汉语里,它有两种意义:
一、象声词,形容钟声、琴瑟声等响亮的声音;
二、动词,碰撞、撞击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它不太单用,常组词为“铿锵”,读音为“keng qiang”,两个字的音调都是第一声。用于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也用于形容人声洪亮或者深沉坚定,还用来形容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