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Grade Point Average),即平均学分绩点,是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
GPA计算方法如下:绩点的计算,是将学生修过的每一门课程(包括重修的课程)的课程绩点乘以该门课程的学分,累加后再除以总学分。 平均学分绩点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能力与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之一。
(1)国内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计算方法是:绩点=分数/10-5,学分绩点=学分×绩点=学分×(分数/10-5)。
(2)也有部分高校采取分段绩点法,强调按分数区分绩点层次。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就采用该种算法,如下:平均绩点=(课程学分1*绩点+课程学分2*绩点+......+课程学分n*绩点)/(课程学分1+课程学分2+......+课程学分n)(3)还有一种标准计算方法,是将大学成绩的加权平均数乘以4,再除以100。具体GPA的计算方法应以各高校的计算方法为准。扩展资料:绩点(GPA)是课程学习质的体现,它充分反映了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程度,而不包括绩点的学分制是不完整的。因此,许多高校引入绩点制来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使课程学分与绩点相结合,成为课程学分绩点,通过计算平均学分绩点来区分学生的学习质量。绩点的计分方式主要有算术平均分、加权平均分、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四种。
(1)算术平均分是把所有科的分数加起来再除以科目数。
(2)加权平均分是每门课的分数乘以该科对应的学分后相加,再除以总学分的平均数。
(3)学分绩点和是每门课的绩点乘以相应学分后的总和。
(4)平均学分绩点则是每门课的学分乘相应绩点后的总和除以总学分,也就是学分绩点和除以总学分。在四种计分方式中,中国主要计算学分加权平均分,国外为五分制,主要采用平均学分绩点,平均学分绩点和学分绩点和的效果相同。
GPA指平均学分绩点,某些学校采用学分绩点制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定,平均学分绩点是主要考察指标,平均学分绩点是将分数换算为绩点,之后按学分加权平均分方法计算,各高等院校从1999年起开始采用GPA衡量在校学生成绩,教育部并作出相关规定,中国高校的分数设置最常见的为五分制或四分制,具体的折合方式视各个学校规定而有所不同,对于四分制,百分制中的90分及以上可视为绩点中的4分,80分以上为3分,70分以上为2分,60分以上为1分,五分制中的5分为四分制中的4分,4分为3分,3分为2分,2分为1分。
GPA是平均绩点的缩写,它衡量的是所有高中课程的学术表现。
一般来说,GPA是在1.0--4.0的范围内计算。它也是衡量学生学业成功的主要标准,不管是在招生选拔还是奖学金申请中,GPA都显得尤其重要。
大学申请过程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学术成就,这些成就的总和通过GPA来衡量,许多高中为他们的学生提供加权和非加权的GPA。学生的GPA可以让大学以客观的方式比较多个学生的学术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保持一个好的高中GPA在申请时很重要的原因所在。
GPA成绩是指学生在学校中所取得的平均绩点成绩,通常是以4.0为满分计算。GPA成绩是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GPA成绩的计算方式是将每门课程的绩点乘以该课程的学分,再将所有课程的绩点总和除以所有学分的总和。GPA成绩在学生的升学、就业和奖学金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GPA成绩,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GPA成绩是学生在学业中获得的平均绩点成绩。它是根据学生在每门课程中的得分和学分计算得出的。每个学分对应一个绩点,通常是4.0分制。绩点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学校的规定而有所不同。GPA成绩是评估学生学术表现的重要指标,它可以用于大学入学申请、奖学金评定和就业机会的竞争。高GPA成绩代表学生在学业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