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多音字。
质質 zhì〈动〉(1) (形声。从贝,斦( zhì)声。 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2) 同本义 [mortgage;pawn]质,以物相赘也。——《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 齐, 齐兵乃出。——《战国策·赵策》遂纳子为质。——《后汉书·班超传》犹质其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3) 又如:质库(当铺);质作(抵押其身,使服劳役);质鬻(典押出卖);质录(收押);质卖(典押和出卖);质债(抵债);质当(典当;质押);质肆(当铺)(4) 通“诘”( jié)。问;诘问 [question]爰质所疑。——扬雄《太玄经》援疑质理。——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5) 又如:质之鬼神;质责(以正义质询责问);质问(向人询问疑难的问题);质让(诘问,谴责);质辩(质疑辩论);质论(质疑评论)
“质”不是多音字,读音为[zhì]。
本体,本性。组词: 质变 [zhì biàn]:事物本质发生的变化,是一种突变 。质地 [zhì dì ]:指材料品种及软硬、结构等特征 。质点 [zhì diǎn ]:一种具有有限质量和无限小体积的理想物体。质感 [zhì gǎn ]:指雕塑、绘画等艺术品所表现的物体的物质真实感 。质检 [zhì jiǎn] :质量管理与检验。用法: 故周郑交质。——《左传·隐公三年》 以三公子为质。——《左传·昭公二十年》 请以宝为质于子,以假子之邑粟。——《管子·山权数》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 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左传·哀公二十年》
质不是多音字
物质
[ wù zhì ]
基本解释
(名)①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运动|~不灭。
②特指金钱、生活资料等:~生活|~待遇|~文明。[反]精神。
详细解释
物的形体。
金 刁白 《物质》诗:“物质方圆定,营营止自疲。”
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