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育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编制常模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常模团体
明确测试对象总体,并确定目标总体。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这通常基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特征。
确保样本大小适当,以便减少抽样误差。
获得常模团体的测验分数
对选定的样本进行施测,收集他们的测验分数。
确保施测过程、记分方式和结果解释标准化。
原始分数转化为量表分数
使用统计方法将原始分数转换成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导出分数系统。
导出分数可以是标准分数、Z分数、T分数等,具体取决于所采用的统计技术。
制作常模分数转换表
将原始分数与导出分数对应起来,制作转换表。
转换表应包含原始分数、导出分数和常模团体的描述,以便于相互推导。
注意事项
确保群体构成的界限明确。
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
取样的过程必须明确且有详尽的描述。
样本大小要适当,通常样本量在30至100人之间,全国常模则在2000至3000人。
常模团体必须是近时的,以反映当前群体的特征。
注意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的结合,以满足不同测试需求。
以上步骤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程序,确保所选样本具有代表性,测量工具和方法经过标准化和验证,以保证常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