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汇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大学师德建设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体系
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主任,负责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工作。
各学部(院)成立相应的委员会,发挥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作用。
制度体系
制定《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师德师风的标准和行为规范。
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树立师德红线,明确师德底线。
教育体系
开展年度思想状况调查,全面掌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及工作生活状况。
结合学校实际,对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工作机制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责任部门分工合作、学部学院直接领导、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评价与激励机制
制定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进行纠正和惩处。
建立学生评价教师的机制,以学生反馈为依据进行教师绩效评估。
监督与考核机制
建立师德考核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估和考核。
加强师德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全校师生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学生参与
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以学生的视角反映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职业行为。
教师互助
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形成共同提高的氛围。
以上是大学师德建设体系的主要构成,不同高校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