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汇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大学暗室技术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暗室布局与设施
暗室应分为干区和湿区,并尽可能相隔远一些。
干区用于摆放胶片、暗盒、增感屏与洗片夹等器材,进行切片与装片等工作。
湿区用于冲洗过程中的显影、停显、定影、水洗与干燥等工作。
暗室应完全遮光,进出口处应设置过渡间与双重门,减少光线进入。
暗室应有良好的通风和恒温恒湿设施。
暗室环境要求
室温控制在20℃±5℃。
湿度控制在40%~60%。
暗室应有排风设备,换气量应达到5~10。
暗室应有白炽灯和安全红灯两种照明方式。
墙壁与地面应反光少,防水、防化学腐蚀。
显影过程
显影是黑白胶片成像的重要步骤,显影剂如ID-11和HC-110用于将潜影还原成可见的黑色颗粒。
显影温度对底片质量影响很大,一般控制在18~20℃。
显影时间、温度和浓度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停显与定影
停显用于立即终止显影液的作用,防止显影不均匀。
定影用于彻底去除胶片上未被显影的潜影颗粒和停止显影反应。
水洗
水洗用于彻底去除定影剂和显影剂的残留,防止影像褪色、变形和污染。
水洗温度一般应大于显影温度2℃。
其他注意事项
胶片处理过程中,光路系统需保持清洁,避免光学部件有污垢及灰尘。
显影时搅动胶片可以防止气泡附着乳剂表面,去除氧化物,提高显影效果。
显影液中加入促进剂如碳酸钠、硼砂,调节显影液的pH值在8~11之间。
以上是大学暗室技术的一些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