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思想政治工作七个体系包括:
1. 理论武装体系: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教材、课堂和师生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定期举行升旗仪式和利用重大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 学科教学体系: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行集体备课,注重问题导向教学,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构建课程体系,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3. 日常教育体系: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挖掘文化资源,建设基地和平台,强化文化育人功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业教师,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4. 管理服务体系:强化班集体建设,优化领导、管理、服务、思政力量配置,推动学生社区建设。
5. 安全稳定体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思想文化阵地管理,推进国家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6. 队伍建设体系: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标准,加强辅导员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培养马克思主义学者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7. 评估督导体系:建立思政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纳入评估和考核。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提升工作质量。
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将立德树人融入各环节教育,构建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