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职业教育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夏至日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达到最北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以下是夏至日的一些地理常识:
太阳直射点
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纬约23°26'),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白昼与黑夜
北半球在夏至日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南半球相反。
正午太阳高度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极昼与极夜
北极圈以内会出现极昼现象,即太阳在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落下地平线以下;南极圈以内会出现极夜现象。
地球公转速度
夏至这天,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慢。
气候特点
夏至后,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
节气变化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标志着炎热夏季的来临。
民间习俗
夏至在中国有拜神祭祖的习俗,人们也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
天文现象
在北回归线上的地区,夏至日会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
太阳辐射
北半球在夏至日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将近一倍。
太阳移动
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
以上是夏至日的一些主要地理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