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瑾教育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离职日期通常有以下几种界定方式:
协商一致确定
离职日期由员工和单位协商后确定,并以单位批准同意员工提交的辞职报告或离职申请日期为准。例如,员工6月10日递交辞呈,单位6月20日批准,则以6月20日为准。需要注意的是,在递交辞呈到批准的这段时间内,员工必须按时上班才有工资,否则可能被视为旷工。
提前通知
员工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满30天后,劳动合同即解除。这种情况下,离职日期为提前通知期满的次日。
法定要求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一次性付清员工的工资,并在解除当日办理离职手续。如果员工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则离职日期为提前3天通知期满的次日。
离职证明
办理完成离职手续后,即为正式离职时间。离职证明中应明确标注离职日期,通常为解除劳动合同的日期。如果离职证明未明确具体日期,则以用人单位收到离职证明之日视为正式离职日期。
通知时间
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离职的时间即为离职日期。无论是辞退还是开除,员工都应当在用人单位通知的日期离职。
建议
明确沟通:员工和用人单位应明确沟通离职日期,并在书面文件中确认,以避免后续纠纷。
按时通知:员工应提前30天(或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以确保离职过程的顺利进行。
留意文件:员工应妥善保管离职证明等相关文件,以备后续需要。
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员工的权益,确保离职过程的合法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