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分享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坐地起价”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 没有根据的就抬高价钱。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形容卖家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突然提高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而买家则往往需要大幅砍价。以下是关于这个成语的详细解释:
成语出处
“坐地起价”最早出自南朝·梁·陶弘景的《周氏冥通记》卷二:“此君学道来已数百年,始今得任,子乃坐地获之。”
字面意思
从字面上看,“坐地起价”可以理解为卖家坐在地上就开始涨价,形象地表达了价格提高的突然性和幅度之大。
引申意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卖方在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利用市场优势地位随意提高价格,而买方则需要在砍价中寻求平衡。
该成语有时也用来形容卖方变相敲诈,利用买方的急迫需求或信息不对称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使用场景
“坐地起价”可以用于各种交易场合,特别是那些价格波动较大、供需矛盾突出的市场。
在房地产市场中,这个成语尤为常见,当卖方认为市场对其房产的需求增加时,可能会采取这种方式来提高价格。
相关俗语
与“坐地起价”相关的俗语还有“满天要价,就地还钱”或“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这两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形容价格差距极大。
综上所述,“坐地起价”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突然抬高价格的行为,通常带有贬义。在商业交易中,双方应该本着公平、透明的原则进行价格谈判,避免出现这种不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