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专升本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外账成本推算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收集成本数据
确定料(直接材料)、工(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三大成本组成部分。
收集企业总的料、工、费数据。
确定成本中心
判定费用发生的具体部门或成本中心。
对于不能直接归属的费用,需要确定合理的分配标准。
选择分配标准
根据不同的制造业、产品、工艺和技术,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
例如,铸造行业可以用公斤计量,造模环节可以用模数,机械加工行业可以用机械时间或人工时间。
计算单位成本
使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确定产品单位生产成本。
计算公式可能包括:单位成本 = (期初金额 + 本期购进 - 本期结余) / 本期生产数量。
计算产品销售成本
根据出库数量,分摊得到的价格,再减去直接人工、电费、折旧等变动成本,得出材料领用成本。
销售成本 = 产品入库量 * 单位成本。
进行成本有效性核实
审核账务凭证,统计物料和产品成本,评估直接成本。
考虑运输、仓储、劳务、保修、手续费、保险费等开支。
倒挤成本法 (如果适用):
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来计算生产成本。
结转销售成本
根据销售数量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会计分录示例: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注意事项
选择的成本计算方法应保持一致性,遵循会计核算的一贯性原则。
成本计算应基于实际发生的业务活动,并考虑所有相关费用。
以上步骤可以帮助企业推算外账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行业特点和具体业务情况,对成本计算方法进行适当调整。